3月22日上午,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了2022年世界水日新闻发布会。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和市水务局联合发布2022年武汉市“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首批15个“美丽河湖”入选。
获评的各个案例,既有高楼林立中的城中湖泊——鲩子湖、西湖;又有偏安一隅的郊野型湖泊——牛山湖、梁子湖;既有“鸟类天堂”、“国际重要湿地”、第十四届国际湿地公约缔约大会参观考察点——沉湖;也有深受市民喜爱的“全国幸福河湖示范”——东湖;既有治理良好华丽蜕变的港渠——琴断口小河、青山港;也有作为一方水源的道观河水库,都是集武汉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为一体的优秀典范。
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作波向新闻媒体通报了15个优秀案例的入选情况。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武汉市'”2022年世界水日新闻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上有哪些精彩问答
人民网记者
刚才发布人介绍武汉市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请问是如何做到的,今后在水污染防治方面还有哪些措施?
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处长
王春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刚才发布人介绍了,我市近几年水环境质量有一定的改善,水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涌现了一批环境优美、群众认可的美丽河湖,下面我介绍一下我市近几年开展的主要相关工作。
近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聚焦打好碧水保卫战,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高位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深化长江大保护工作机制。出台《关于共抓长江大保护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安澜长江、清洁长江、绿色长江、美丽长江、文明长江“五大行动”,创新实施长江武汉段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全面开展长江汉江武汉段10年禁捕。
二是全面控制工业污染。依法取缔“十小”企业,持续开展涉水工业企业专项执法,严格工业企业环境准入,开展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严肃查处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
三是强化生活污水治理。完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全市污水收集和处理能力稳步提升。持续推进河湖流域“三清”专项行动,稳步推进全市雨污分流及管网混错接改造。
四是有效防控农业污染。全面完成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畜禽退养,持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化肥、化学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全面完成湖泊渔业“三网”设施拆除。
五是控制船舶港口污染。加大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加强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合监管,积极推进船舶生活污水收集有效处理。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强化水污染防治,全面把握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核心,强化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在持续改善全市河湖水环境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水环境流域治理及生态系统保护,注重水生态保护修复,推动河湖水环境从“达标”向“健康”提升。
关键词:民间河湖长力量
长江日报记者
如何加强民间河湖长力量,凝聚社会治理合力?
市水务局河湖长制工作办公室
副主任昝玉红
这些美丽河湖的脱颖而出,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武汉市在做好水文章上下的硬功夫,在系统推进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上下的苦功夫,在切实解决河湖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上下的狠功夫,也体现了打造世界滨水生态名城、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新时代英雄城市的坚定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