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家的小康生活-全讯担保网

全讯担保网-全讯600cc大白菜  ››  公益  ›› 

扎西家的小康生活-----来自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西藏公益项目的故事

2021-09-04 18:48:03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李承峰 吴玲

2021年8月27日,我们从西藏拉孜县驱车1个多小时,跨过了一座小桥、䠀过了一条小河、绕过了几个沙堆,来到了青山脚下的拉孜县锡钦乡岗西村。

拉孜县锡钦乡岗西村全貌

沿着曲折的小路走到最深处,一只白色的大公鸡正在墙头注视着我们,好像正在昂首欢歌,迎接着我们这些远来的客人。

这就是扎西的家。

扎西在他的庭院里与我们交谈

扎西,54岁,西藏拉孜县岗西村人,全家一共5口人,世代以农牧为生,2013年被认定为贫困建档立卡户,2016年,全年家庭总收入仅有17960元。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当地政府的社会组织及企业共同发力,2018年扎西一家脱贫出列,实现了小康,现在他家有9头牛30只羊60亩草场。

近年来,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治理草原退化的政策,对牧民开展草原禁牧、实施草畜平衡给予一定的奖励补贴措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与伽蓝集团等社会企业开展高原草地的保护和种植公益项目。2021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会,按照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把“种草喜马拉雅”项目选择海拨更高、边疆更远的西藏日喀则的拉孜县锡钦乡岗西村。由政府出地、公益组织和企业出钱、科研部门出技术、当地村民出劳务、草场收益归村民,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服务民生福祉、促进乡村振兴的公益链。

面对1500亩绿油油的草地,扎西兴奋地说:“想都没想过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也能种出跟小树一样高的草。有了这么多草,牛羊能吃饱了。”与扎西有着同样心情的还有许多当地的牧民。

据锡钦乡乡长德青玉珍介绍,全乡有156户近600个牧民都参与了种草项目。去年牧民人均收入有13000多元,今年仅种植绿麦草的劳务收入人均就有1000元以上。如果收成好,人均还会有500-800元的绿麦草收入。

拉孜县锡钦乡岗西村牧民翻地播种的情景

据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房志介绍,近10年来,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在西藏先后投入2300多万元种植了20000多亩草地,“种草喜马拉雅”只是其中一个典型的项目。作为环境公益组织积极参与西藏生态建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前几年公益基金与国家农牧投资资金合力,在日喀则的南木林县艾玛乡与当地农民合作社合作,将周边8个行政村的1319户7104名群众发动起来进行人工饲草的种植,使当地牧民的年人均收入达到13000多元。

拉孜县锡钦乡岗西村村民施肥播种

日喀则的南木林县艾玛乡人工种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社长久列称,当地过去饲草种植面积有限,农牧民的牛羊到了冬天就闹“粮荒”,不得不去外地购买牧草。每家每户要买4--5车的牧草,要花1万多元。现在,牧草不仅满足自身需求,还能卖到那曲等地。

拉孜县锡钦乡岗西村的孩子们在草地上驱赶野兔保护小草

监近告别时,扎西又给我们倒满了酥油茶,他告诉我们,公益种草的劳务收入已经拿到,到了10月份还会分到收割的费用。儿子也从部队复员回到了家乡,已经去阿里打工,在部队学到的开挖掘车的技术,每月收入上万元,家里的物质已经非常的丰富。谢谢关心我们的人们。扎西德勒!

山在远方,路在脚下。很高兴我们见证了社会公益行动对扎西家生活的改变,我们祝愿扎西家的日子越来越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