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推进依法治污,构建与污染防治攻坚战相适应的法规标准取得积极进展-全讯担保网

全讯担保网-全讯600cc大白菜  ››  舆论观点  ›› 

生态环境部推进依法治污,构建与污染防治攻坚战相适应的法规标准取得积极进展

2020-07-01 03:24:15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


今天(6月30日)上午召开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介绍了生态环境法规标准工作相关情况。别涛表示,最近生态环保法规领域的两则消息令人振奋,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习近平主席签发主席令予以颁布,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二是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民法典》,确立“绿色原则”为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集体学习,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专门提及生态环境,他指出“民事案件同人民群众权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各级司法机关要秉持公正司法,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要加强民事司法工作,提高办案质量和司法公信力。要及时完善相关民事司法解释,使之同民法典及有关法律规定和精神保持一致,统一民事法律适用标准。要加强涉及财产权保护、人格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民事审判工作和监督指导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这与总书记一直以来对于生态环境法规标准的重要指示精神一脉相承,为生态环境法规标准工作指明了方向。

别涛介绍,近年来生态环境部切实按照“依法治污”总要求,在构建与污染防治攻坚战相适应的法规标准大框架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法律法规体系方面:迄今为止,由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法律共13部,占现行有效法律总数(270部左右)的约二十分之一;另有22部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相关的资源法律。由国务院颁布、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行政法规共30件,占现行有效行政法规总数近二十分之一。由生态环境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颁布实施的部门规章共计88件。

二是标准体系方面:现行国家生态环境标准总数达到2140项。其中,包括17项环境质量标准,186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这两类是强制性标准,合计203项;也包括1231项环境监测类标准,42项环境基础标准,648项环境管理规范,16项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标准。这些标准对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及实施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等工作十分重要,许多重点地区、重点行业正是借助标准的引导、倒逼和推动作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形成优质供给增加、落后低质供给减少或加快退出的绿色发展新趋势,提升绿色生产信心。

三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面:全国各地办理了945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涉及赔偿金额超过29亿元,推动修复大量受到破坏的环境要素,包括超过1150万立方米土壤、2000万平方米林地、600万平方米草地、4200万立方米地表水体、46万立方米地下水体,促进清理固体废物约2.28亿吨。生态环境部组织研究制定了8项评估技术规范,基本覆盖各类主要环境要素;组织开展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十大典型案例”评选过程中,公众参与累计投票数超过440万,形成良好舆论氛围。所有省级党委政府都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实施方案,还出台了200多件配套文件。

此外,涉及生态环保的党内法规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对国家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具有重要的引领、补充、支持作用。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领域的制度改革措施达到60多项,绝大多数改革措施都是以党内法规形式出现的,最新的一件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这方面的进展令人振奋,特别值得关注。

别涛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依法治污”等重要指示精神,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善于协调,以法规标准制度建设新成效,服务和保障污染防治攻坚战。

网站地图